孩子不需要高深的理論,也能愛上科學。只要一點點好奇心,加上一些日常用品,就能讓3-6歲的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觀察、推理與提問。這些小實驗就像一場場「小魔術」,不只讓孩子開心,更在無形中建立起未來的邏輯與創造力基礎。
圖/黑洞科學
實驗一:會行走的顏色|用水畫出彩虹
你相信顏色會自己走路嗎?這個實驗總會讓孩子們睜大眼睛,滿臉不可思議。
所需材料:
操作步驟:
- 在第1、3、5杯中倒入約2/3滿的清水。
- 在這三杯水中分別加入紅、黃、藍色食用色素並攪拌均勻。
- 將6張紙巾對摺數次,做成「橋」,一端插進有水的杯子,一端插進旁邊空杯。
- 靜置觀察,30分鐘至數小時後,顏色會透過紙巾爬進空杯中,並混合成新顏色。
學習關鍵:
- 認識毛細現象與色彩混合
- 培養觀察力與耐心
- 自然引導出「為什麼水會爬動?」的提問
實驗二:氣球自己鼓起來!|第一次接觸化學反應
小朋友總喜歡氣球,但這次我們不用嘴巴吹,而是靠化學反應讓氣球自己變大,像一場魔法秀。
所需材料:
- 氣球1顆
- 小蘇打粉2茶匙
- 醋半杯
- 小寶特瓶1個
- 漏斗或紙捲成的筒狀
操作步驟:
- 用漏斗把小蘇打粉倒入氣球中。
- 把醋倒進寶特瓶中。
- 將氣球口套住瓶口,注意不要讓小蘇打落入瓶中。
- 準備好後,一次將氣球中的小蘇打倒進瓶內。
- 看著氣泡產生、氣球慢慢膨脹!
學習關鍵:
- 認識酸鹼反應會產生氣體(CO₂)
- 理解氣體會「占空間」的特性
- 建立幼兒對「觀察結果 vs 原因」的初步邏輯
實驗三:會跳舞的葡萄乾|氣泡的力量
這個實驗看起來像魔術,但其實是碳酸飲料與重力的互動。孩子會看到平凡的葡萄乾跳起了舞,非常有趣!
所需材料:
- 葡萄乾幾顆(或小葡萄乾乾果)
- 一杯氣泡水或汽水(如雪碧)
操作步驟:
- 把氣泡水倒進透明杯中。
- 放入幾顆葡萄乾。
- 靜靜觀察幾分鐘——你會看到它們浮起來、再沉下去,一直跳舞!
學習關鍵:
- 認識氣泡附著產生浮力
- 從遊戲中理解「看不見的氣體」也能造成變化
- 激發孩子問:「為什麼它會跳上去?」
實驗四:吹不倒的紙杯塔|氣流的秘密
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能讓孩子驚呼「原來風也有方向」的活動,搭配身體律動感也很棒!
所需材料:
- 輕便紙杯數個
- 吹風機或用嘴巴吹也可
- 穩定的桌面或地板空間
操作步驟:
- 疊一座小型紙杯塔(3~5杯)。
- 嘗試從不同角度吹風(如側面、下方、上方)。
- 觀察哪個方向最容易讓塔倒下?為什麼某些時候吹不倒?
學習關鍵:
- 初步接觸氣流方向與力的關係
- 建立「改變一個條件 → 觀察結果」的實驗概念
- 強化因果思維:「為什麼有時候會倒,有時候不會?」
實驗五:自製小降雨|讓雲在家裡下雨
用透明玻璃杯和剃鬚泡泡,就能在家裡創造一朵會下雨的雲。孩子會驚呼:「原來雲真的會裝水!」
所需材料:
- 一杯清水
- 剃鬚泡1罐(可用便宜款)
- 食用色素1-2色
- 吸管或滴管
操作步驟:
- 將玻璃杯裝滿水。
- 在水面擠上約2~3公分厚的剃鬚泡,模擬「雲」。
- 用滴管滴入食用色素至剃鬚泡表面。
- 色素會逐漸穿過泡泡、落入水中,看起來就像下雨。
學習關鍵:
- 認識「降雨是水氣飽和後落下的過程」
- 激發孩子對「天氣」的好奇
- 美感與觀察兼具的視覺實驗
黑洞科學教育|讓孩子從好奇到會問,從動手到會說
圖/黑洞科學
許多家長都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: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,但在學校課堂中卻無法盡情探索。黑洞科學教育正是為了解決這個斷層而誕生的——一間專門為兒童設計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室,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驚奇,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動手做中愛上學習。
✦ 三階段科學課程,從學齡前銜接到國中
黑洞科學的課程設計分為三大階段,根據年齡、理解力與學習目標,系統性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、邏輯思維與表達能力:
- 創遊科學(低年級/幼兒銜接)
適合剛進入小學或大班年齡的孩子,透過生活素材與遊戲化實驗(如氣壓、浮力、磁力),讓孩子「看見科學就在身邊」。以問問題、做觀察、說出想法為教學核心。
- 創客科學(中年級)
當孩子具備基本操作能力後,課程引導他們結合創意與原理,動手打造自己的「作品」,如簡單機械、簡易電路,訓練從「想法→設計→解決問題」的能力,真正實踐創客精神。
- 創培科學(高年級/銜接國中)
導入科展邏輯訓練,從問題假設、實驗設計到數據分析與簡報發表,培養獨立研究與團隊合作能力。這不僅是國中自然科銜接,更是未來跨領域能力的奠基。
圖/黑洞科學
✦ 教室不是唯一學習場域,世界處處都是實驗室
黑洞科學推動「行動教室」概念,讓孩子走出教室、走進自然:觀察葉脈結構、研究水質變化、進行戶外太陽能實驗,甚至以天文望遠鏡觀察夜空。將大自然變成教材,讓孩子從真實世界中找到科學的根本。
✦ 專業師資團隊,懂孩子也懂科學
圖/黑洞科學
黑洞科學的教學團隊由具備自然科學、物理、工程背景的老師組成,並接受兒童教學與引導訓練。他們懂得用孩子的語言說科學,也懂得在每一次實驗中,培養孩子的思辨與表達,而不是直接給出標準答案。
老師們的角色,不是「解說員」,而是「陪孩子一起探索的夥伴」。
✦ 黑洞科學的理念:讓孩子會問、敢說、能想、會做
在黑洞的教學過程中,孩子們不僅會說「為什麼?」,也能學會自己找答案、自己動手嘗試。這種學習力不只限於科學,更能延伸到閱讀、寫作、社交與未來的學科整合。
黑洞科學讓「學科」不再是背誦的負擔,而是孩子對世界產生熱情的起點。
黑洞科學教育最特別的地方,是他們從不急著「教答案」,而是讓孩子自己發現「為什麼」,再勇敢說出「我覺得…」,這正是創造力的開端。
若你正在尋找一間能讓孩子真正從遊戲中學到邏輯、從生活中學到原理的實驗教室,黑洞科學教育會是一個讓家長安心、孩子期待的選擇。
延伸閱讀
幼兒自然科學啟蒙|5種方法讓孩子愛上科學探索
黑洞科學6大特色|讓孩子愛上科學實驗,學習真正的科學精神!
5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|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科學原理
黑洞科學|讓孩子愛上學習
圖/互動美語新豐校-黑洞科學
點擊了解更多關於國小部科學課程消息: